400-0532-025

中文English

飞测资讯

首页 > 动态资讯 > 飞测资讯 > 动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

动物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快速定量检测方案,准确快速定量

时间:2016-10-16来源:飞测生物点击量:

      玉米赤霉烯酮是环内酯类的一个代表,产生于被认为是最主要的毒素产生者——镰刀菌属。玉米赤霉烯酮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玉米和玉米产品中发现,但也在燕麦、大米、黑麦、高粱和小麦中发现。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产物(包括α-玉米赤霉烯醇)能够结合雌二醇受体引起高雌激素综合症。典型症状是外阴扩展、外阴阴道炎、水肿、乳腺肿胀,青春期子宫扩大、卵巢囊肿、损伤卵母细胞成熟。尽管猪被认为是对其最为敏感的动物,但是相似的症状在幼年期的牛和小母牛(反刍前)也有出现。玉米赤霉烯酮很大程度上被转化为羟基代谢产物——α-玉米赤霉烯醇,主要是由瘤胃原虫进行转化,但也由肝脏代谢产生。α-玉米赤霉烯醇具有更高的与雌二醇受体的亲和力,因此被认为比其亲代更具有活性。高雌激素临床症状很少在牛上见到,仅仅能在摄取高度污染的青贮饲料或者长时间接触污染的饲料时才被发现。对这个显著差别的最为可行的解释是玉米赤霉烯醇吸收率低。
      另外一种内酯衍生物是展青霉素,是由青霉菌、曲霉菌、丝衣霉属种产生的霉菌毒素。展青霉素经常存在酿酒和苹果产品中,能够导致动物的震颤、共济失调、倒卧不起等神经症状,甚至导致死亡。展青霉素是亲电子分子,能够共价结合含巯基蛋白质和氨基酸,包括谷胱甘肽。谷胱甘肽缺乏症和后继的氧化应激对暴露这些毒素下的病理变化起到促进作用。如果饲料中提供半胱氨酸可以失活这种毒素。低浓度的展青霉素在饲料中经常发现,很少能够导致这些典型神经症状,但是由于它的抗菌活性,却能对瘤胃微生物群发挥有害作用。

玉米赤霉烯酮污染

      上海飞测生物基于全球领先的荧光定量POCT检测技术平,率先推出了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快速检测试纸条(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法)玉米赤霉烯酮定量检测仪,结合了胶体金的快速和酶联免疫的定量的优点,可在10min内快速定量检测各种粮食谷物(如小麦、大麦、玉米、大米、面粉等)、植物油、饲料原料(麸皮等)及部分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样品前处理简单,操作简便,采用荧光定量检测仪读数,结果准确可靠,符合HPLC结果,适用于各类粮食、粮油、饲料加工企业及检测机构。

一、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测试纸条性能
1、 灵敏度:5μg/kg;
2、 定量线性范围:10.0μg/kg - 1000.0 μg/kg

3、样品前处理时间:8min;

4、检测时间:10min;
5、准确度:添加回收率为80%-125%;
6、 特异性:在1000 μg/kg浓度水平下与其它真菌毒素无交叉反应;

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检测卡

二、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测试纸条检测过程操作示意图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流程

三、玉米赤霉烯酮定量检测仪结果判读和输出
      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快速检测采用便携式玉米赤霉烯酮定量检测仪进行读数,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客观,避免人为的误判。

玉米赤霉烯酮定量检测仪

返回新闻列表